中国食品网-时尚饮品。
时尚饮品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网 > 时尚饮品 > 要闻 > 正文

奶业转型记:从靠天吃饭到培育“源头活水”

2019-07-15 14:24        来源:新华网

  “我准备把这些牛都换了。”在河北沧州青县,牧场主王临乐指着正在电扇下吃草的奶牛说,“现在都讲高质量发展,牛种改良跟不上真不行,竞争力上不去……”

  就在王临乐盘算着如何优化升级自己牧场的同时,一百多公里外,由中国奶业协会主办的第十届中国奶业大会暨2019中国奶业展览会在天津召开。本次大会的召开,正值建国70周年之际。回顾我国奶业70年的发展历程,1958年我国年奶产量为20万吨,到2018年全国奶产量达到3075万吨,增长153.75倍。不久前,刚刚给王临乐又提供了一笔500万元金融贷款的伊利集团,这次也受邀参加奶业大会。

  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在大会开幕式致辞。他表示,新中国成立的70年,走进新的时代,伊利将主动承担奶业振兴的新使命,携手各方力量共建“全球健康生态圈”,谱写“让世界共享健康”的奶业新篇章。

  作为中国乳业龙头企业,多年来,伊利不仅立足自身企业发展,更是全力投入,为产业链伙伴提供各种帮助,推动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前不久,王临乐从伊利集团那里贷款500万元,用于扩大牧场规模和牛种改良,改良目标是澳大利亚的荷斯坦奶牛。除这笔低息的贷款支持外,伊利还为购买的新牛提供了补贴,并对使用优质冻精的牧场给予奖励。

  王临乐还记得自己小的时候,村里、县里已经有很多养殖户,每家每户两三头,赶到村口或者在家圈养,一幅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小农景象。如今,他的牧场已经有2000多头奶牛,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养牛大王”。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的农牧业已经由过去“靠天吃饭”的传统产业,向着集约化的现代产业逐步转变。在产业上下游一体化发展的大势下,还有许许多多像王临乐这样的中型牧场主,他们都是这些年社会经济和农牧业进步的见证者和亲历者。

  起步 从散户到大户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80)》资料显示,1949年,全国仅有12万头奶牛,年产奶量20万吨。到1978年,我国奶牛数量增长到48万头,年产奶量达到97万吨。在随后的改革开放20年间,我国的牛奶和乳制品产量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快速增长,每3年就会达到一个小高峰。

  2000年前后,乳制品市场在经历了一段产能过剩的结构性改革后,整体运营状况有了巨大的好转,随着伊利开启“液态奶时代”,人们对于乳制品的需求大大增加。王临乐的“牛故事”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家有一头牛,吃喝不用愁。”当时我国很多具有农牧业资源禀赋的县市开始推出扶持政策,鼓励散户发展养殖业,提供集中的牛奶收集和技术支持,这种集中散户的模式称为养牛小区。随后几年中,为了统一管理和保障质量,乳品企业开始鼓励养殖户合作合营,产业开始向集约化过渡。一批经营有道、有闯劲的养殖户开始借钱收购小区内其他散户的奶牛。王临乐就是其中之一,到2008年前后,他的名下已经有上千头奶牛了。

  成长 养殖户到牧场主

  养殖规模迅速扩大,王临乐的焦虑也随之增加。这么多奶牛,要控制养殖成本,要保证统一饲喂,更别说政府和乳企对原奶品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从小养殖户到中型牧场主,王临乐发现自己对于这项同乡们已经干了几十年的“活计”有些陌生。

  一个典型的问题是牧场的饲料搅拌机老化,每月时常有一次故障,奶牛总有几天吃不好,导致奶量减产,甚至奶的质量跟不上去。2008年,王临乐开始与伊利集团合作,为了保障奶的品质,饲料搅拌机需要更换。当时,一台进口的TMR搅拌机的价格是24万元。尽管是当地的养牛大户,但由于牧场管理和经营手段较传统,王临乐牧场的收益并不高,再加上牧场运营需要大量现金流,这24万对他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这让他进退两难。

  当时伊利综合考虑王临乐的资金状况,决定提供购买搅拌机的资金支持,伊利还给予奖励。最后整体补贴下来,王临乐等于没花一分钱就更换了这台新设备。这是王临乐的牧场换上的第一个与国际同行看齐的设备,他也开始了由农户到现代化牧场主的转身。

  蜕变 盘活奶业“源头活水”

  在养殖行业,有一句民间流行的俗谚:“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这是在说,养殖业风险高,牲畜、土地等生产资料不能抵押,农牧民在发展中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这种行业特性也是影响奶业集约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以上饲料搅拌机的例子,只是牧场建设中的冰山一角。对于一个千头牧场而言,厂房搭建、保温设备改造、挤奶设备的更新、环保设施的运作,都需要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资金投入。仅从周转资金的方面来看,一个如此规模的牧场每年进行饲料青贮的固定开销就有100多万元。

  “很多商业银行都不给我们养牛的贷款。”王临乐对记者说,“如果我们要扩大牧场规模,就需要扩建厂房、添设备、扩牛群,再加上每年都要储青贮,没有外部支持,我们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这个问题上,龙头企业发挥了关键的输血作用。从2009年向金融机构推荐合作伙伴的单纯信用背书,到2014年成立融资性担保公司,再到2015年设立商业保理公司和产业链金融中心,伊利的产业链金融经过长期的创新发展,有效解决了产业链中小企业融资困局,带动整个产业协同持续健康发展。“青贮保”就是伊利产业链金融中的一个重要产品,在过去几年中,王临乐每年都要使用这一产品从伊利获得100万至200万元资金。伊利不仅拿出低息贷款,还对达到优质青贮标准的供应商提供0.05元/公斤的补贴。

  近年来,伊利下大力气引领上游奶牛养殖企业改善奶牛种群水平,进一步提升牛奶品质与单产产量。为此,伊利不仅拿出大量资金作为贷款,还提供针对使用冻精技术的奶价补贴,以及每头牛2000元的购买补贴等,以实实在在的支持为行业加速发展赋能。

  进入21世纪,中国奶业发展迎来黄金时期,奶源基地建设一直是乳企发展的重要基础。在过去几年中,中国奶业规模得以快速扩大,离不开政府与行业管理者的政策引导和支持,也离不开大型乳企的输血支持。伊利集团发布的2018年年报显示,仅在这一年,公司就发放融资款约143.5亿元,为3593家上下游合作伙伴提供了融资服务。伊利的产业链金融,实实在在地盘活了奶业的源头,让奶业成为一潭越来越清澈的活水。

分享到:

上一篇:卫岗乳业新品亮相奶业大会 创新产品广受市场欢迎
下一篇:执着于茶文化 诸暨越红工夫茶捧回“浙茶”优胜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