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7 09:58 来源:澎湃新闻
走在街上,随处可见手持瓶装饮料或各种冷冻奶茶的年轻人。然而,人们经常忽视“美味”饮料中糖分和添加剂过多的问题。
虽然“水果”或“牛奶”已经被添加到“水果饮料”和“牛奶饮料”中,看起来“健康”,但消费者往往没有注意到其中水果或牛奶的含量。有些人甚至根本不添加新鲜水果或牛奶,只是玩一个“侧球”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有市民表示,虽然已经很少喝饮料,外出多选择自带白开水,可是经过一些网红奶茶店时还是忍不住买一杯过过嘴瘾,至于糖分有多少,用的是不是鲜奶,热量有多高,喝的也是不明不白。
广东省食品学会理事长、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李汴生表示,目前的饮料品种主要是根据它的原料和加工方式来分类的,比如果汁和含乳饮料是分属两类不同的饮料。实际上,通过饮料来摄取营养只占人体所需营养的很小一部分,并不提倡通过大量饮用饮料来摄取营养,尤其是含糖量比较高的饮料。
市面上各式饮料越来越多
外卖方便上班族热衷喝奶茶
如今饮料的选择越来越多,记者在很多便利店或超市内看到,五颜六色的饮料被放在好几个大冰柜里面,伴着强烈的灯光照射,对消费者的视觉冲击相当强烈。果汁类、水果茶类、奶茶类等各式饮料在包装上下足了功夫,不仅外包装设计感十足,配上萌趣的漫画人物或者动物,不少还会印有个性十足的语录。只要你忍不住打开冰柜,就好像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不从其中拿走一两瓶饮料都觉得对不起那些包装设计者。
还有的消费者热衷于收集有趣的饮料瓶,在家里当装饰品陈列,因此不少商家也会时不时地推出限量版瓶装系列,让收集控欲罢不能。
在现在外卖非常普遍的情况下,上班族女生则更青睐下午三四点左右叫一批奶茶到办公室提提神,一方面是因为奶茶好喝饱肚,另一方面收到网红奶茶后拍照发朋友圈,也能证明自己是时尚达人。在某互联网公司工作的小梅告诉记者,在早期“某茶”要排队好久才能喝到的时候,他们办公室附近刚好有一家,午饭后下单,下午4点左右才收到是常态,“也知道多喝不好,但晒到朋友圈让其他人羡慕的感觉还是很好。”
饮料潮流也如一阵风 走的是流行路线
有资料显示,从2016年开始,碳酸类饮料的产量就开始有较明显的下降,同时果汁和蔬菜汁饮料以及含乳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产量则陆续上涨。中国消费者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对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强,使得碳酸饮料被打上了“高糖、高热量”的标签。
同时,以做纯净水起家的农夫山泉等国产品牌则频频发力,在茶饮方面打造了多个子品牌,同时还推出“100%NFC”等健康果汁子品牌。
据了解,纯果汁主要分两类,最主流的纯果汁是FC,即From Concentrate浓缩还原果汁,好处是方便保存,甚至可以常温存储,缺点是往往需要添加防腐剂。另一类是NFC,即Not From Concentrate非浓缩还原果汁,直接榨汁罐装,不添加任何糖和防腐剂,口感也与鲜榨不同。NFC保质期短决定了物流和仓储投入较大,也使得NFC果汁售价会比较高。记者在超市购买了一瓶“100%NFC”苹果香蕉汁,300毫升售价为8元。但这个价格相对于专门的果汁店则还是便宜不少。
牛奶类饮品也是近几年大热,美汁源的“果粒奶优”、蒙牛的“真果粒”等都是在很多地方都可以买到的牛奶类饮品。而除了冲泡式奶茶粉外,可从实体超市或者网络超市买到的杯状或者瓶装奶茶品牌也越来越多。
你知道隐藏了多少糖分和咖啡因吗?
记者从不少饮料瓶身上看到,尽管在配料表上标注有白砂糖以及糖浆,但具体含量则绝大部分并没有标出。即便是看着含糖量不多的茶饮品,配料表中仍然会有白砂糖。而在营养成分表中,只会列出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类别,对于含糖量的多少并不直观。记者从身边朋友了解到,买饮料看其配方或者成分表的几乎没有,大部分人的心态是“真要喝得健康就喝白开水好了,买饮料喝的谁真关心热量啊。”记者在网上评论中也看到,选择NFC果汁的消费者,确实是认为它比浓缩还原果汁更健康,但又比鲜榨果汁店的便宜,而且很多消费者喜欢其设计感十足的包装,瓶子大小也适合随手拿。但也有消费者认为,这种果汁饮料其实热量不算低,需要减肥的还是要注意。记者在一瓶“苹果香蕉汁”的瓶身上看到,其100毫升能量就有228千焦,也就是说,一瓶300毫升的果汁能量就有684千焦。
街边很多奶茶店则更加难以分辨其配方,加了多少糖,用鲜奶还是奶精(植脂末)更是普通消费者难以分辨的。来自上海市消保委的一份调查显示,遍布各大城市的高颜值奶茶店,其奶茶中的糖分含量远比想象中高。宣称无糖的20件样品中,实测均含糖。虽然国家对现制饮料的无糖饮料没有现行标准,但参照预包装饮料《GB28050-2011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无糖饮料糖含量应小于等于0.5g/100ml,20件样品都不符合。在27件正常甜度的甜茶中,含糖量介于每杯11克至62克之间,平均含糖量为每杯34克。还有部分品牌奶茶中反式脂肪酸含量较高,介于每杯3.7克~6.2克之间。而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中,则强调要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每日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2克。有专家表示,添加了“植脂末”“代可可脂”或“氢化植物油”的饮料或食品绝大多数有反式脂肪酸存在,为健康考虑需慎重选择。(中国食品网转载发布)